中國小康網1月20日訊 記者金朝暉 上海報道 昆曲是中華藝術的精品,是禮樂文明的延續。它沿承古代文化傳統,又能夠入鄉隨俗、與時俱進、兼容并包,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韌性與張力。昆曲被譽為“百戲之祖”,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戲曲形式,也是世界古老的三大戲劇樣式之一。它的產生與流行得益于明朝中后期的經濟繁榮,在清朝的康乾盛世達到巔峰,因此它也被稱為“盛世元音”。 在紀念昆曲申遺成功二十周年之際,閔行區江川文化館和同濟大學聯合舉辦用展板、展品、燈箱等多種形式組成的展覽,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向觀眾深入淺出地展示昆曲藝術?!笆⑹涝簟薄袊デ囆g文化江川特展于2022年1月19日起在江川文化館二樓展廳正式拉開帷幕。展覽開幕式由海派插花非遺傳承人魏語萱主持,同濟大學博物館、同濟大學人文學院、上海昆劇院、江川路街道、上海市閔行區第三中學、江川文化館等各級領導與專家學者出席并致辭。 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朱崇志教授在致辭中表示,本次特展主要圍繞著器物傳承展開,人們現在很少能夠有相對比較集中的機會來觀賞器物,從這個角度來講,這次的展覽是非常有特色、非常有價值的。另外從國家政策的角度來說,把高校的教育資源和社會的文化資源、政府的社區資源幾方面結合起來,共同來推廣昆曲的文化傳承,也是非常重要的國家策略。江川文化館在這一點上非常積極地響應號召,而且做得很成功。 同濟大學文化產業規劃與研究中心主任黃松、同濟大學博物館負責人章回波指出,同濟大學雖然在大多數人心目中是個理工科為主的大學,但是在政策的大力推動下,同濟大學越來越多的學生、老師開始偏向喜愛文化藝術方面的欣賞。感謝各方的支持,并預祝本次江川特展順利舉辦。 江川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張磊宣布本次展覽正式開始,并表示能和同濟大學合作感到非常榮幸,認為此次合作對江川路街道和閔行區外大學的校地合作來說是個良好的開端,也是一次難得的開拓。 開幕式后,同濟大學博物館負責人章回波、上海國際昆曲聯誼會會長朱銘、閔行三中副校長俞露對展品依次講解。本次展覽開放時間為2022年1月19日至1月30日,開放時間為上午9:00—11:30 ;下午13:00—16:00。主辦方力圖通過展覽講述昆曲六百年的悠風雅韻,展示昆曲文化的厚重積淀,也借此向昆曲的前輩致敬。并希望市民們通過本次展覽,進一步了解中國戲曲藝術的偉大成就,從而可以更好地傳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編輯:劉彥華 |